“狗都不买”的宠物服饰,宠主:狗不买我买
发布时间:2025-07-10 17:54 浏览量:1
以往,对于江浙沪人来说,一到梅雨季,绿叶菜价上涨,滴滴加价,如今,在独属于江浙沪地区人民的雨季消费图谱里,小狗雨衣,成了新晋的不可或缺的景象。
夏季雨水多,养狗之人又要出门遛狗,于是乎,当江浙沪的梅雨撞上大家的遛狗焦虑,宠物雨衣这条新赛道便开始拥挤起来了。
去小红书上搜小狗雨衣,你将看到“苦中作乐”的民间智慧,也可以看到狗主人们的时尚审美与消费哲学。
其中,竹席派拆旧凉席改制雨衣,用老祖宗的智慧让自己的狗狗有了些电影里行走的台湾南部黑帮既视感;
塑料袋党用盒马鲜生袋或是外卖锡箔纸剪洞,变身零成本雨衣,晒狗狗的同时还顺道晒了晒制衣教程,粉丝量与日俱增;
还有奢侈品爱好者,他们在Burberry尚未踏足宠物服饰行业时,便精心购置了经典的仿Burberry格纹小狗雨衣
不知道浙江义乌的工厂,是不是现在正加班加点切换产能到小狗雨衣生产线上,反正建议杭州的MCN机构赶紧制造点#小狗雨中时装周,赚波流量,毕竟这也算一种功能性服饰被重新定义为时尚单品的风潮了。
“平常当牛马,加班被老板骂,不敢回嘴,但给狗买500元雨衣时,它摇尾巴的瞬间我就回血了。” 李琳的话,可能代表了部分给小狗购置雨衣的群体的心声。
韩平则代表了另一种声音:“我花个几百块给狗子买了件雨衣,它一穿上感觉应该是不太舒服,用爪子扒拉衣服,也不想出门,每天非得扇它两巴掌才老实。”
——用给狗狗购置好物来调剂心情;或是单纯为了功能性让自己的狗狗按时出门遛弯排泄;或是虚荣心驱使下让自己的狗狗参与雨衣时尚大赛。消费者的心理无非上面这几种,那么,都是谁在给小狗配雨衣?
根据《2024宠物用品市场调研报告》,在消费者年龄分布方面,宠物用品市场主要集中于20-45岁年龄段。其中,25-35岁的年轻群体占据了较大比例,这部分消费者通常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和对新鲜事物的追求,更愿意为宠物购买时尚、高品质的用品。
此外,35-45岁的中年群体也是重要的消费群体,他们通常拥有稳定的收入和较为成熟的生活观念,对宠物的投入较为全面。其中,女性占比超过60%。
其实,从上面的资料数据里不难看出,学生党、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和中产女性,是类似小狗雨衣与宠物服饰的主要消费人群。
对于学生党来说,他们往往拥有着穷且益坚的赛博养宠哲学,他们擅于把外卖包装袋改成小狗雨衣,狗粮也得买临期打折的,最好还能直播狗狗的一切,然后靠打赏赚点钱。
对于他们来说,盒马的包装袋可以是镂空冲锋衣,论文的废纸可以是巴洛克风格的斗篷,在他们的零成本宠物服饰创造理念里,万物皆可高定。
尽管他们可能年宠物消费低于300元,但用资本论的打印纸盖在自己的狗狗身上带出去遛弯,不比那些把高额资本变成衣服穿在狗狗身上的人更高概念吗?
与此同时,中产妈妈们正把自己的狗狗当自己的二胎来打扮。对于她们来说,省钱,不如花钱让自己省心。小狗雨衣,几乎等同于他们二胎的校服。大街上的每一刻,都是国际学校的开学典礼。
知名的日本户外品牌snow peak也入局宠物服饰赛道了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中国32%的家庭主妇年宠物消费800-1500元,相当于家庭月收入的5%~8%。现象就是——这笔开支已经不是什么“娱乐消费”了,而是家庭基础建设的支出,对于她们来说,给狗狗买件雨衣,如同购置第二台洗衣机或儿童学习桌,本质是“家务效率提升工具”。
小狗雨衣,你给它摊开平放,就是一块三个巴掌大的防水布罢了,可是当它被套上狗背,除了成为爱犬的铠甲之外,它还有了点主人们的体面与身份的暗战宣言那意思。
有的小狗身着千元级别的日本品牌Alphaicon狗狗雨衣,还有的穿的是你我都看得懂的日抛雨衣
现如今的真相是,LV的经典老花,已经印在了狗狗的项圈上;Gucci,也为猫定制过7万的天价床。宠物用品这场商战,早已演化成阶层认同与动物福利的终极博弈了。
行业数据显示,中国宠物相关业务市场规模,正在以25.4%的年复合增长率,从2015年的978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5928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2万亿元。 其中,食品用品等基础消费需求,正在向医疗保健、情感服务、文化娱乐等多元领域延伸。
这背后,是中国人携宠出游的新风向。
萌宠在户外的时间多了,运动品牌掘金宠物经济的机会也变多了。
运动品牌早就盯上了“毛孩子”的衣柜。2024年7月,锐步就悄悄在天猫开了宠物用品店,靠着做运动服的老本行,主推宠物冲锋衣、遮阳帽这些户外装备。
今年这股风刮得更猛了。5月20日,阿迪达斯在上海发布三叶草宠物系列,纯棉小T恤、真皮项圈、便携宠物包一应俱全;十天后,耐克旗下的Jordan品牌又宣布推出“髦孩子”夏日礼盒,从宠物印花T恤到定制铭牌全都安排上。
品牌扎堆“宠”赛道,无非看准了两件事,宠物经济火得冒烟,户外风又吹得正猛,不过这些给猫狗穿的衣服,价格可一点也不便宜。
阿迪那件宠物纯棉T恤卖199元,和店里的人穿T恤差不多价;日本品牌Alphaicon有款狗雨衣被戏称“狗界始祖鸟”,新款标价折合人民币1400多元,防水性能暂时没了解,但防主人钱包鼓胀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此时,“人宠同款”也成了新晋的亲子装,宠物服饰不再是“配货”时的边角料,反倒成了铲屎购物时的决策指标。
泳装品牌BE范德安今年推出的小黑猫系列就很典型——只有小方巾是猫用的,泳镜泳帽全是人用款。可这不妨碍主人买单,毕竟女孩们带猫游泳时可以乐滋滋地说:“终于轮到我家猫陪我穿‘闺蜜装’啦!”
说到底,当年轻人把宠物当孩子养,给自己买什么牌子,就忍不住给“毛孩子”配上同款。这种“人宠共频”的消费逻辑,正让宠物衣柜变成运动品牌的新金矿。
市面上的产品多了,选择困难症也就跟着来了。人类买衣服时常常头疼的偏码问题,换算到宠物身上,同样也让铲屎官发晕。如果只看L、XL这些尺码,很难判断出该给柴犬还是拉布拉多穿。
毕竟,宠物们的身材维度可能比人类还要复杂:约克夏、杜宾犬、金毛,简单例举几个犬种,就有着不同的身高、腿长、比例尺寸。与此同时,东西方的尺码体系也存在着差异——阿迪达斯宠物服欧美版XS码的胸围28cm,适配体重小于5kg犬种(如吉娃娃),而中国主流犬种金毛、哈士奇平均体重25~30kg,胸围需在45cm之上。
穿着XL码衣服的小柴
与此同时,功能性产品的款式设计也成了选择难点之一。有的小品牌在细分赛道狂卷多年——单是牵引绳上的卡扣,就能分出塑料、不锈钢、航空铝等各种材质,但是品牌多如牛毛,选起来劳心费神;大品牌自带经典Logo,看起来确实顺眼,但设计有时候又不够走心——上个月,就有国内原创设计品牌在社交平台发文,质疑某国际运动品牌借鉴了其宠物牵引绳的设计。
尽管尺码、设计的问题一时无解,却拦不住这届消费者给自己的宠物消费的劲头子。
大家的狗狗,早已从看家护院的卫士,变成了吞金兽。
今年五月,广州白云机场宠物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营,宠物托运,按体重计算,国内航班约1300-2000元/次。那么,假设一只金毛体型健硕,那么它“乘坐”航班的费用如果按上限费用2000元/次来算,这将是今年暑期国人经济舱的平均票价946元的两倍——
所以问题来了,下回在街上遇见那种悠闲地溜着金毛的人,你也不知道是该高看他一眼,还是低看他一头。
对了,给狗狗托运的过程中,如果希望它在其他狗狗面前拥有良好的形象,可以使用奢牌杜嘉班纳推出的宠物香氛喷雾
狗狗的航空托运价超过了主人的机票价,在经济下行期内,这份逆周期飙升的账单,恐怕不是消费升级,而是中产阶层或是爱宠之人的一份投名状。
《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超过1.2亿只,同比增长2.1%;消费市场规模达到3002亿元,同比增长7.5%。
《2024—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运行状况及消费市场监测报告》显示,到2028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5万亿元。
其中,犬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557亿元,小幅增长4.6%;猫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445亿元,增长10.7%。2024年,宠物数量为12411万只,较2023年增长2.1%。其中,宠物犬数量为5258万只,较2023年增长1.6%,宠物猫数量为7153万只,较2023年增长2.5%。单只宠物犬年均消费2961元,较2023年上升3.0%。单只宠物猫年均消费2020元,较2023年上升4.9%。
《白皮书》还明确统计, 一线城市养猫家庭占比为58% ,养狗家庭占比为52.1%。2024年,这些猫主子们为淘宝贡献了348.54万件猫砂单月销量。
毕竟猫不用遛、不扰民、独立排便——完美适配于996社畜们的生活残躯,猫也不会和你离婚,和你分家产,和那些在朋友圈里晒娃(神兽)的比,养猫的还能多出几个小时的睡眠呢。
年轻人把宠物当孩子养,此般情感代偿的消费潮流下,宠物行业这儿的热火朝天,也不足为奇了。
2024年,几家头部宠物食品公司的业绩单就相当亮眼:乖宝宠物营收冲到52.45亿元,中宠股份紧随其后44.65亿元,天元宠物和佩蒂股份也分别拿下27.64亿和16.59亿元。这些企业都是资本市场的“老面孔”了——佩蒂和中宠2017年就上了A股,天元和乖宝则在2022年前后脚登陆。
资本对宠物生意的热情,从今年4月底的股价就能看出来。年报业绩一披露,中宠股份、源飞宠物这些股票蹭蹭涨停。如今乖宝宠物市值站上400亿,市盈率超过60倍,成了行业领头羊;中宠也稳稳守住了百亿市值。
不过掀开账本细看,背后其实站着各路资本大佬:中宠股份有日本伊藤株式会社撑腰,乖宝背后是国际PE巨头KKR和联想系的君联资本,中恒宠物则带着达晨创投和江苏国资的基因。
资本扎堆的架势,从融资规模就能感受一二。光是2024年,就有艾益动物药品、宠本本、帅克宠物等项目拿下超亿元融资。更夸张的是企业数量——天眼查数据显示,2022年宠物经济相关企业才98万家,到2024年直接翻倍到168万家。现在全国这类企业总数已经逼近478万家。
与此同时,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6月,教育部最新公报揭晓:全国幼儿园数量仅剩25万所,较2023年锐减2万所,两年累计关停超3.5万所。
幼儿园所代表的教育领域,确实只是儿童消费领域内的一环而已,但这两则数据拼在一起所呈现出的趋势,很难不让人做出如下调侃——养孩子不如养狗,教识字不如铲猫砂。
毕竟前者要买学区房,后者目前看来只需多充几张会员卡。
大资本入局的同时,宠物行业外的知名品牌也都纷纷下场玩耍,除了上文提到过的入局宠物服饰市场的老牌运动品牌阿迪达斯与耐克,现如今,卖蛋糕的、蒸包子的也都来凑热闹了:好利来搞了个宠物烘焙品牌Holiland Pet,森马集团推出猫粮倍迪家,第一医药干脆开起宠物友好药房。
今年,伊利还给自家宠物牛奶品牌“依宝”增资,巴比馒头母公司也成立了宠物食品公司贝雅福。
科技公司更是不甘落后,百度、小米、海尔这些名字全挤进了赛道,举着AI招牌开发智能喂食器、监测项圈,在AI的加持下,快速推进宠物行业的智能化进程,真是生怕猫主子狗主子们过得不好啊。
“有一次,我加班到半夜,遛狗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我在雨里蹲着给我的柯基系雨衣扣子时,系着系着我突然哭出来了,在雨里,我的小柯基毛毛干爽,表情也很惬意,我觉得我至少还能守护这点体面。” 李琳说。
宠物经济的蓬勃,江浙沪的梅雨只是催化剂罢了。根据民政部提供的官方数据,2025年,中国独居人口突破1.5亿,老龄化率已达22%——萌宠经济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以一种为宠物消费,来获得情感代偿的心理机制驱动的。
这些消费者中,有多少人可以连给小狗买三件冲锋衣,却觉得和家人沟通是件大难事?又有多少人房贷快断供了,却必须每次都给狗狗买最好的粮食?
60后们可能会问了,这些以前被用来看家护院的狗狗们,真的会在淋了一点雨之后就患上肺炎吗?可90后会回复道:给狗狗买任何东西,都是一种家庭责任,它就是我们的家人。
代际变迁,消费理念流转,当下的我们,消费宠物用品的时候,消费的到底是什么?
在市场发展下,宠物用品的价格部分已居高不下,它们早已不是商品,而是一种对抗孤独的武器。
很难说,我们给狗狗穿上500块的雨衣的时候,是在宠它,还是在宠自己。
或者说,我们用它,来承载某种独属于我们当下这个时代的爱——
砸重金为狗狗铸造铠甲,来证明自己还有一些温存,可以交付给我们之外的人、事、物。